□ 新华社记者朱政报道 10月11日,沂南县张庄镇粮食种植大户刘增胜检查玉米收成。在机器的轰鸣声中,刚从地里运来的湿玉米经过清洗、蒸熟、压片、干燥,成为饲料原料。 10月10日,在临朐县城关街道益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玉米片生产线日夜运转。 “近年来,我们只收获干玉米。今年,从10月7日开始,我们将收获湿玉米。水分含量低于28%的玉米都可以买到。”该公司负责人张峰告诉记者。运粮车在厂门口相互驶来。公司按照水分等级收购湿粮,价格明确。 “湿麦堆放在家里很容易破碎,所以公司的收购价格有点合理,”一位农民告诉记者。主义者。连日来,频繁降雨导致玉米水分增加,出粮不稳。临朐县农业农村局已联系多家有资质的企业暂时调整流程,敞开大门收购湿玉米。 ——防涝同湿,适时修复产量。 “随后,农业农村局通过微信、短信等渠道成立了秋收工作小组,形成了‘镇街道报告-县调度-中心联动’的应急网络。目前,全县多家企业已加入到县农业农村局的采购、销售中。”同时,开展“腾出空间晾晒”活动,动员企业 共享工厂、仓库、作坊,让农民获得舒适、阴凉的干燥区。寺头镇人民政府主导安排商业该地区的企业敞开大门,向农民免费提供无用的车间和工厂来晒玉米。该镇组织人员对各地农作物进行管理,实行单一通风,定期烘干农作物,减少粮食损失。 “能用的工厂、仓库都应该用。”如今,该县已形成“共享晒场商”联动机制,农民可就近申请使用。 “不倒伏的地块,等雨停了,机械能入地后,就可以收割了;‘湿土不晚麦’,尽量在合适的便秘米根播种。小麦晚播,需要适当提高播种量。”连日来,禹城农业农村局农技站陈丽娟坚守在农场,指导农民收割缴费。 关注玉米的生长和收获。 - 禹城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指导农业技术指导手册11个,已来到各乡镇进行技术补给,科学搬迁,种植大棚。建立农机服务中心,储备大型拖拉机1229台、收获机械2424台,通过发布联系方式,修复农民与农机操作人员之间的联系。 “一旦天气好转,我们甚至会派出农机设备,确保尽快收集。”陈丽娟说。你可以保留它,但你可以保留它。持续的降雨使今年秋收的“主战场”变得干燥。 10月10日,山东供发集团榆城基地,两座巨型塔日夜干燥。回收的湿玉米正在这里进行一场争分夺秒的“抢救烘干”。智能控制室屏幕实时数据数据:温度、湿度、转速、能耗……工作人员付费注意曲线变化,随时调整参数和检修,确保设备高效运行。 “我们的两座干燥塔日处理能力为600吨,目前已满负荷运转。”禹城基地贸易事业部负责人表示。 “虽然湿粮入库时容易堵塞,但通过实时监控和快速响应,可以做到及时清理和维护,保证施工效率。”厂粮的粮也忙了。红色卡车慢慢地丢弃湿粮,两个操作员拿着鞋子铺玉米,加快进坑速度。集坑系统、传送带、湿粮圈套、干燥塔……整个过程就像一条紧凑的链条。据该负责人介绍,该基地还配备8个筒仓和钢结构方形仓库,总储存能力达4.4万吨,为干粮提供了安全的储存空间。 (R大众新闻、大众日报记者张亮、王佳一、赵亚男)